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让稀土科研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
发布者:风影 发布时间:2017-05-11 15:35:20 浏览次数:3307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创造、创新”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稀土产业创新给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相关大学的稀土科研带来新机遇。今年以来,媒体就频频传出稀土科研取得了不少突破性成果。
今年2月,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核心技术为依托的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线,在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建成,并实现首批产品下线,这标志着中科院在稀土高附加值下游应用领域实现了又一次原创性的突破。既满足国家稀土资源平衡利用和替代有毒有害产品重大需求,又对高附加值稀土新材料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3月,复旦大学化学系周鸣飞教授课题组和清华大学化学系李隽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稀土元素最高氧化态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一成果对稀土金属氧化态的拓展及f-区元素成键特性的理解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也为进一步宏观合成该类高氧化态化合物及其在材料和化学反应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彭新华团队发现干湿交替显着提高了稀土元素氧化物与土壤颗粒的结合能力,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首次利用稀土元素和13C双向标记研究团聚体动态变化,其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计算团聚体周转速率,这一工作真正代表了团聚体研究的领先水平。
事实证明,稀土作为功能性材料,科研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稀土的科研中与中高端应用紧密结合,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而且,一些机构已形成科研团队、工程中心、精准研发稀土新产品,“研产销用”一条龙新模式。
这种新模式的好处是,一方面将稀土技术实现产业化,更要使其不断完善、持续创新发展,依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性能,另一方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以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性价比,不断开发市场急需的新功能材料、新产品。
众所周知,我国的稀土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并且60%用于出口,而且我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稀土生产主要耗能、耗水、高污染的工序还是在国内,而深加工、高附加值及技术性工序却被国外公司掌控。其结果,往往是我国以低廉的价格把初级产品卖到国外,又以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从国外买回,用于制造国内的稀土高端产品。
由于我国稀土价格与价值背离严重,现在以至未来都应该加大研发高附加值的稀土应用产品,改变低价供应稀土初级原料的处境。在此背景下,加强稀土科研,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并应用到生产中去,成为稀土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年2月,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核心技术为依托的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线,在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建成,并实现首批产品下线,这标志着中科院在稀土高附加值下游应用领域实现了又一次原创性的突破。既满足国家稀土资源平衡利用和替代有毒有害产品重大需求,又对高附加值稀土新材料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3月,复旦大学化学系周鸣飞教授课题组和清华大学化学系李隽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稀土元素最高氧化态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一成果对稀土金属氧化态的拓展及f-区元素成键特性的理解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也为进一步宏观合成该类高氧化态化合物及其在材料和化学反应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彭新华团队发现干湿交替显着提高了稀土元素氧化物与土壤颗粒的结合能力,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首次利用稀土元素和13C双向标记研究团聚体动态变化,其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计算团聚体周转速率,这一工作真正代表了团聚体研究的领先水平。
事实证明,稀土作为功能性材料,科研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稀土的科研中与中高端应用紧密结合,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而且,一些机构已形成科研团队、工程中心、精准研发稀土新产品,“研产销用”一条龙新模式。
这种新模式的好处是,一方面将稀土技术实现产业化,更要使其不断完善、持续创新发展,依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性能,另一方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以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性价比,不断开发市场急需的新功能材料、新产品。
众所周知,我国的稀土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并且60%用于出口,而且我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稀土生产主要耗能、耗水、高污染的工序还是在国内,而深加工、高附加值及技术性工序却被国外公司掌控。其结果,往往是我国以低廉的价格把初级产品卖到国外,又以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从国外买回,用于制造国内的稀土高端产品。
由于我国稀土价格与价值背离严重,现在以至未来都应该加大研发高附加值的稀土应用产品,改变低价供应稀土初级原料的处境。在此背景下,加强稀土科研,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并应用到生产中去,成为稀土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国家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全社会鼓励创新等措施,通过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减少差距,甚至实现稀土科研及应用领域的赶超也是有可能的。
出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下一篇:工信部:推动钢铁有色等企业走出去